外型特征
-
容易衰老
在博里纳日做牧师时,当地矿工们因为事故死去了 57 人,梵高也被免去了福音传教的工作,他试图跟矿工经理谈判帮助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失败了。他什么也不能改变,26 岁的他发现,有关上帝的那些话全部都是谎言。
他望着镜子里的自己——红胡须围着脸长了一圈,头发越来越稀疏了,那曾是丰满红润的嘴唇瘪缩成一条线,一双眼睛不知掉到那两个黑暗洞穴里的什么地方了。温森特整个人看起来,内部已经在枯萎,变冷,死亡。 -
容易脱发
欧文・斯通描写梵高在阿尔绘画的时候,在剧烈的阳光下由于不带帽子导致了秃顶,很可能是由于梵高容易脱发的原因。
个性特点
-
开放性较高
梵高对自己的创作做过这样的描述:“如果不知道人体内的骨骼、肌肉和肌腱,我就画不出人体,如果不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和灵魂是怎样的,也就无法画好那个人的头。为了描绘生活,就不仅应当懂得解剖学,而且必须了解人们对他们生活的那个世界的感受和看法。一个只懂得他自己那套技巧而别无所知的画家,只能算个非常浅薄的艺术家”。
-
冒险倾向较高
梵高为了绘画创作游历了海牙、纽恩南、巴黎、阿尔、圣雷米。他总是需要新的环境和氛围来刺激自己的创作。他需要烈日、烟草和苦艾酒来刺激的自己的创作灵感,炎炎烈日增强了他的创作力。
-
宜人性较低
因为独来独往的行为,梵高在常人看来是一个不可理解的怪人。他不会用高傲的态度去对待别人,也不会刻意去建立社交关系。但是跟他接触过的多数人会对他产生一定的好感。
运动能力
-
最不怕痛
在陷入痛苦时,梵高有强烈的自虐倾向,挥刀割掉耳朵即是一例。
在试图追求自己的表姐被拒绝后,为了请求姨夫让他再见一下表姐,他试图靠虐待自己获取姨夫的同情:他把手翻过来,把手背烤在烛火上。他的肉被蜡烛的烟熏成了黑色,发烫变红,开始起泡,水泡爆裂……梵高毫不畏缩,眼睛片刻不离地盯着他的姨夫。受到惊吓的姨夫将梵高轰了出去。 -
耐力最好
梵高去布鲁塞尔见一位艺术家朋友,他口袋里只有 3 个多法郎,坐不起火车。步行的路程大约有 80 公里。梵高走了一个下午、一个通宵和次日的大半天的时间,来到离布鲁塞尔 30 公里的地方。要不是单薄的鞋已经磨破,有一只鞋上面都漏出了脚趾,他会一直走到底的。
梵高把卡片纸垫在鞋里,很早就上了路。鞋上夹着脚趾破口处的皮子开始磨他的脚,不久,脚上就鲜血淋漓了。卡片纸烂了,脚底起了水泡,继而变成了血泡,最后血泡又破了。他虽然又饥又渴,疲顿不堪,心中却极为快乐。这个下午,他顺利到达目的地。
成瘾
-
吸烟倾向最高
烟草对于梵高来说就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早期他在一个校舍做教师的时候,央求校方:“斯托克先生,您是否能付我一点点钱呢?只要够买烟草和衣服就行了。”
-
饮酒最多
梵高以苦艾酒、烟草和有关鞑靼人的传说代替正规的食物。苦艾酒使他第二天更加兴奋,这种兴奋与西北风的鞭挞和太阳的烘烤已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
恋爱与人际关系
-
略怕被拒
高更在自传中回忆,他曾与梵高在阿尔勒相处过一段时间。12月份,梵高得知高更将要离开,两人大吵一架。梵高拿着剃刀追他,直到高更制止了他,然后梵高回到家做出了自残的举动。
在追求表姐失败后,梵高无法面对痛苦,他去了海牙继续自己的绘画。
综合认知能力
-
比较专注
梵高早期学习神学的时候,每天学习 18 到 20 个小时。他平日作画时养成的那种不顾一切、全神贯注的的作风给他带来了好处,使他他以惊人的速度和精力工作着。对于他在画的东西他无须思索即可挥洒自如。
情绪
-
较易焦虑
在巴黎刚接触到印象派的作品时,梵高大为惊奇。他重新置办了画具,开始模仿印象的画法。画了两三天,一直没找到感觉,梵高开始懊丧、气愤以至惊恐忧虑。一个礼拜结束时,他已经是怒气冲天了,一边画一边咒骂不休。
-
PTSD 风险较低
虽然梵高一生都处于经济窘迫,作品不被认可的状态。凭着弟弟提奥的资助和对艺术的理解,把自己的生命全部释放给了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