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特点
-
宜人性较低
在别人眼里,歌德似乎是个纨绔子弟。他身着奇装异服、自信而傲慢、谈吐机智泼辣、似乎对一切都感兴趣或怀着不满,常常出没于当地上流社会的沙龙。一位朋友长歌德10岁,他曾尽力教给歌德待人接物的方法,抑制他的刚愎自用,使他严于律己。
歌德自述,“通常我获得别人的好感,但不能博得他们的称赞。我大抵不是太活泼就是太沉静,不是近于躁急就是倔强,视乎我应付的人是我所喜欢或厌恶者而定,因此,我纵被视为蛮有希望的青年,但又同时被目为奇特。” -
冒险倾向较高
每当创造力不足时,歌德总会逃离出自己熟悉的环境,去陌生地方探索一番。途中经过幽暗、僻静的地方时,譬如晚上阴森的寺院、坟场,歌德一概漠视。
-
开放性较高
歌德自述,“我具有一个理论的而又实际的头脑,对于种种事物的论述虽不了解它们是怎么样,也较能知道它们应该怎么样,虽没有进行真正的哲学思维,但有时也意外地洞中肯綮,此外,我还有容易领悟的能力,他人的意见只要不与自己的信念正相反,我便欣然接纳。”
少年时,歌德就开始广泛涉猎当时的文学名著和通俗故事,像《变形记》《鲁滨逊飘流记》《斐尔逊堡岛》等一些想象丰富的著作都为他所喜爱。除了读书和练习写作,小歌德还经常在法兰克福各处自由自在地漫步。
成年之后,歌德涉猎更为广泛,古代炼丹术、民俗、植物学、矿物学都有过钻研。他在远足时曾收集古老的民歌和童话故事,繁忙的公务旅行总带给他双份收获,他不仅深入地做社会实践,而且由涉及社会现象的思想把他引向对自然界生命的永恒变化的观察和研究。他力图根据经验透过感觉来把握本质,通过综合和比较各种现象而作出概括。
1784年,由于人的颚间骨的发现又成为人类学家。在他写的那篇关于骨骼的论文中,他以一种全新的思路考察人与动物的关系,即超越任何体系之外,从现象与现象之中找寻统一性的办法。这自然会招致墨守成规的学术界的反对。只是在事隔一个世纪以后,世人才把这种反对转变为对其科学预见才能的惊异。 -
尽责性较高
学英语时,歌德为了增加学习兴趣,便虚构了一篇讲六七个兄弟姊妹的小说;用英文写信;一个兄弟在马赛,自然用法文;用意大为了使小说逼真,歌德又认真学习了人物居留地方的地理、风俗和人情世态。这样,他很快知道了自己在学识和创作技巧上缺乏什么,而得以不断拓宽知识面。为了写好犹太人的德语,歌德认为懂希伯来文可不行。在本市中学校长阿布勒喜特的帮助下,他竟真的攻克了希伯来文 ,从而转入对《圣经》、对神话学、对游牧民族的历史及原始生活的深入研究,增长了历史和宗教知识。
-
比较外向
大学期间(1765年10月1日),歌德在寄给家人的信里如此叙述:“我在这儿颇出风头!——但没到招摇的程度。我也不想这样——我要有点办法才能自如地应付这种繁忙的生活。这阵子聚会、音乐会、喜剧、请客、晚宴、乘车旅行等活动真不少。哈,真有意思。好是好,但也真费钱。”
运动能力
-
不太怕痛
童年时,歌德为了把自己训练得更坚强,还尝试过练习忍受生理疼痛。
-
容易晕眩
“我现在的健康状况已足以推动我从事我想要和应该从事的一切,不过我还有一种神经过敏的毛病,使我不能常保持平衡、宁静的心境。一声巨响便引起我的反感,病态的事物惹起我的厌恶,但是特别使我惴惴不安的,就是从高处望下来时我总觉得一阵晕眩。”
综合认知能力
-
学习能力更强
早在歌德学习的初期,父亲就从儿子超人的天资和早熟的智能中看到天才的灵光。小歌德的教育主要由父亲来负责,只有书法、图画、音乐等少数课程请过教师。应该说,知识渊博的父亲是个称职的教师,他在当时德国一流的科堡高级中学打下的语文和其他课目基础相当扎实。歌德天资非凡,很快学会了读和写,通晓了父亲和其他教师所授的功课。
-
讲话流利
歌德谈吐机智且泼辣,妙语如珠。“我学习拉丁文,也像学德文、法文和英文那样,只从它的应用中学,对它的规则和原理茫然不问。我觉得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我耳中、感官中既记住各个字的构造和变化,就容易用它们来写作和闲谈。”
恋爱与人际关系
-
恋爱较难
歌德一生恋情不断,爱情是贯穿他一生的主题,晚年时,他还曾追求一位19岁的女孩。不过在歌德的青年时期,爱过的女性们都会让他感到内在的压力,而他有种以折磨爱人来寻乐的恶癖,所以情感生活非常曲折。
面对失恋,歌德会陷入懊恼中,“我也不再讲她,不再提到她的名字;可是我又不能抛弃我的坏习惯:怀念她,把她的容貌、丰姿、举止想象到如在眼前,她现在在我的心目中自然完全是另一个人了。……把我当作是小孩子,是我不能忍受的事儿。这时,她从前对我很有魅力的冷淡拒人的神态,我觉得十分可厌;她许可自己施于我而不许可我还施于她的亲昵更是很可憎。” -
共情较强
受法国启蒙运动影响,歌德富有人文主义,始终同情底层阶级,在魏玛任职期间,他曾试图推动改革,以减轻民众的负担。在自传中,他自陈,“我虽然很年轻,但人们已常向我求援:因为我的坦率取得人的信任,我的缄默证明是可靠的,我勤劳而又肯牺牲,并且最喜欢在极危险的场合卖力气;我便常常有机会来替人排难解纷,保守秘密,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以及作种种的帮忙。在其间,自免不了从我自己和从别人那里获得许多痛苦和屈辱的经验。”
情绪
-
较易焦虑
人群的注目会让歌德焦虑,多疑。
-
最易抑郁
失恋经常导致歌德陷入抑郁。在莱比锡读大学时,因为失恋,歌德大病一场,被送回故乡疗养。有一段时间,他的危机不断加深。在寂寞中,他将已被父亲小心地收集和装订起来的自己从莱比易寄回的家信重新检视,以进行反省和总结。莱比锡时期写的诗被自己无情地否定。除了伯里施誊抄的《情人的脾气》和《共谋罪犯》的稿本,他把包括诗歌、剧本、信件、论文在内的作品统统付之一炬。
《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歌德在抑郁症期间写就的,写作时他仅25 岁。歌德当时正经历失恋的痛苦、以及好友为感情而自杀的冲击。他在四周的时间内写出了这部书信体小说,以抵消爱情的痛苦,并使自己从自杀的念头中摆脱出来。 -
PTSD 风险较高
在面对现实的阻力时,歌德的解决方式常常是克制感情,向现实妥协。在魏玛任职期间,因为改革受阻,歌德渐渐怀疑对国家机构变革的可能性。他处于了一种矛盾之中,既不愿意无希望地为国家的统治者服务,也无力与其他人(尤其农民和平民)结成联盟推进改革。他常常深居简出,性格越来越孤僻和谨慎,越来越倾向于怀疑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内心生活。
后来,歌德对魏玛公爵的作为完全失望,放弃任何进谏的活动,只求能独自一人安安静静地思考和研究问题。为了摆脱过分的压力,他有时会突然出走。在此期间,他写下《哈尔茨山冬游记》表达自己的痛苦——“但不幸的人/心中痛苦/他徒劳地反抗/铁丝缠成的/栅栏。/只有利钳才能/一下子把它剪断。”